四川省瀘州高級中學校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Middle School
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 首頁 => 學科中心 => 教研組 => 歷史 => 學生天地 => 學生論文 => 文章正文
鑒真東渡
發表時間:2011-3-13 22:13:30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lgls1
點擊/評論:6735/0

鑒真東渡

201025   唐榛

歷史背景:

  唐朝時,封建經濟繁榮,國勢強大,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為了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貞觀年間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國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僅達百濟),還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歸國,派使團前往迎接),兩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專使)。使團中有許多留學生,還有留學僧,其中不乏好學之士和學識淵博之人。

 

鑒真其人:

鑒真是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揚州人,14歲出家大云寺,18歲時,鑒真東渡由應邀來揚州的南山律宗開創人道岸律師授菩薩戒。27歲,回揚州大明寺。在唐天寶年間屢次嘗試東渡赴日,10多年間共有6次,直到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第六次東渡才獲成功。

 

鑒真東渡:

6次東渡日本中,鑒真等人遇到許多挫折,第一次東渡前,將和鑒真同行的徒弟跟一個和尚開玩笑,結果那個和尚惱羞成怒,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地方官員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首次東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后接連失敗,第五次東渡最為悲壯。那一年鑒真已經60歲了,船隊從揚州出發,剛過狼山(今江蘇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風巨浪,在一個小島避風。一個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島時,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時,風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飲海水度日,最后抵達海南島南部靠岸。歸途中,鑒真因長途跋涉,過度操勞,不幸身染重病,雙目失明。   

鑒真最后一次東渡也并非一帆風順。正當船隊揚帆起航時,一只野雞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頭。鑒真認為江灘蘆葦叢生,船隊驚飛野雞不足為怪,而日本遣唐使卻認為不是吉兆,于是船隊調頭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歷盡艱險到達日本。   

鑒真帶去很多佛經和醫書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儀式,系統講授佛經,成為誒本佛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指導日本醫生鑒定藥物,傳播唐朝的建筑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這座以唐代結構佛殿為藍本建造的寺廟是世界的一顆明珠,保存至今。鑒真死后,其弟子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為“國寶”。

 

鑒真功績:

  鑒真為日本人民帶去了佛經和中國的醫藥和農業技術,為中日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公元763年坐化于唐招提寺,時人稱為真菩薩。   (摘自上海市虹口區科協《航運科普100問》)

 

相關內容:

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為“過海大師”﹑“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一說十六歲)于揚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長安﹑洛陽。回揚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講律藏。四十余年間,為俗人剃度,傳授戒律,先后達四萬余人,江淮間尊為授戒大師。

當時,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733(日本天平五年),僧人榮﹑普照隨遣唐使入唐,邀請高僧去傳授戒律。訪求十年,決定邀請鑒真。742(唐天寶元年)鑒真不顧弟子們勸阻,毅然應請,決心東渡。由于地方官阻撓和海上風濤險惡,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島,榮病死,鑒真雙目失明,751(唐天寶十載)又回到揚州。

鑒真請經墨跡經過十二年努力,鑒真終于在753(唐天寶十二載)冬搭乘日本遣唐使團的船東渡,同行弟子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寶﹑昆侖人軍法力﹑占婆人善所。鑒真所乘船于754117(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十二月二十)到達薩摩國川邊郡秋妻屋浦(今鹿兒島縣川邊郡秋目浦),一個多月后(75432)在盛大隆重的歡迎下進入首都奈良。

當年(日本天平勝寶六年),鑒真在奈良東大寺設立戒壇,日本僧人在稱為“三師七證”的十位和尚參加下出唐招提寺鑒真墓塔 日本奈良家受戒,此為日本正規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鑒真為大僧都,成為日本律宗始祖。759(日本天平寶字三年)他建立的唐招提寺開基。鑒真攜帶不少佛經﹑佛像﹑佛具等到日本,雖已雙目失明,還能協助校訂寫本佛經的訛誤,用嗅覺鑒定草藥。同行弟子有的擅長雕塑﹑繪畫﹑建筑等,傳播了唐朝文化。   

763(日本天平寶字七年﹑唐廣德元年)鑒真圓寂。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弟子為他所塑干漆夾像,一千二百余年來,始終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日本曾送這座塑像短期來華,成為中日友好關系史上的佳話。

 

六次東渡綜述:

  742年,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達揚州,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教,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鑒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第一次東渡:

  742年冬,鑒真及弟子21人,連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揚州附近的東河既濟寺造船,準備東渡。時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從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揚州倉曹李湊也加以援助。不料鑒真一位弟子道航與一名師弟如海開玩笑說:“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如海信以為真,大怒,便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準備攻打揚州。當年海盜猖獗,淮南采訪使班景倩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雖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國,第一次東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東渡:

  7441月,作了周密籌備后,鑒真等17僧(包括潛藏下來的榮睿、普照),連同雇傭的“鏤鑄寫繡師修文鐫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發。結果尚未出海,便在長江口的狼溝浦遇風浪沉船。船修好后剛一出海,又遭大風,飄至舟山群島一小島,五日后眾人方被救,轉送明州余姚(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安頓。開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紹興)、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請鑒真前去講法,第二次東渡遂結束。

 

第三次東渡:

  結束了巡回講法之后,鑒真回到了阿育王寺,準備再次東渡。此事為越州僧人得知,為挽留鑒真,他們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潛藏中國,目的是“引誘”鑒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將榮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榮睿途中裝病,偽稱“病死”,方能逃離。第三次東渡就此作罷。

 

第四次東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鑒真于是決定從福州買船出海,率30余人從阿育王寺出發。剛走到溫州,便被截住,原來鑒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靈佑擔心師父安危,苦求揚州官府阻攔,淮南采訪使遂派人將鑒真一行截回揚州。第四次東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東渡:

748年,榮睿、普照再次來到大明寺懇請鑒真東渡。鑒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陰歷628從崇福寺出發,再次東行。為等順風,出長江后鑒真一行在舟山群島一帶停留了數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東海上,該船遭到強大北風吹襲,連續漂流14天才看到陸地,16天后方能上岸,發現已經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亞),入大云寺安頓。鑒真在海南停留一年,為當地帶去了許多中原文化和醫藥知識,時至今日,三亞仍有“曬經坡”、“大小洞天”等鑒真遺跡。  

之后,鑒真北返,經過萬安州(今海南萬寧)、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達始安郡(今廣西桂林),在始安開元寺鑒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廣州講法,途徑端州(今廣東肇慶)時,榮睿病死該地龍興寺。在廣州,鑒真動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后,鑒真繼續動身,經韶州時,普照辭去,臨別之時,鑒真發誓“不至日本國。本愿不遂”。此時,鑒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勞頓,又為庸醫所誤,導致雙目失明。過了大庾嶺,鑒真大弟子祥彥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鑒真十分悲痛。接下來鑒真又經過了廬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回到了揚州。第五次東渡結束。

 

第六次東渡

由于鑒真的游歷遍于半個中國,因此聲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晁衡等人來到揚州,再次懇請鑒真同他們一道東渡。當時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為日本拒絕,因此不許鑒真出海。鑒真便秘密乘船至蘇州黃泗浦,轉搭遣唐使大船。隨行人眾24人,其中僧尼17人。1116,船隊揚帆出海,此時,普照也于余姚趕來,1121,鑒真所乘舟與晁衡乘舟失散,126剩余兩舟一舟觸礁,1220,抵達日本薩摩。第六次東渡終于成功。

 

相關古文:

原文:唐高僧鑒真,本姓淳于,揚州江陽人,年十四出家為僧。稍長,遍游長安、洛陽,尋問名師,專研戒律。唐天寶元年,應日僧普照輩延,東渡日本。然東海風驟浪高,或船覆,或糧匱,或失向,歷十二載,五渡未成。其實僧目盲,唯至不渝。天寶十二年,竟至日,翌年與奈良東建戒臺,授戒法。

譯文:唐朝有個有名望的和尚叫鑒真,本名叫淳于,是揚州江陽人,14歲出家為僧。漸漸長大,周游長安與洛陽,拜訪名師,專門研究佛教清規戒律。在天寶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請,東渡日本。但是東海風急浪高,有時翻船、有時缺少糧食、有時失去方向。經歷了12年,5次渡海都沒有成功。那時鑒真已經失明,但志向始終沒變。天寶十二年,終于到達日本。第二年在奈良東面建起了戒臺,教授佛教的清規戒律。



來源:瀘州市高級中學  編輯:lgls1
av少妇激情中文字幕,国产又黄又爽一级黄片,久久国产色AV老熟蜜臀aV,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 制服丝袜欧美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午夜影视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