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扇多彩的窗 織一個璀璨的夢
記瀘州高中學生社團
□ 記者 何曉梅 攝影報道
頗具盛名的“怪才俱樂部”,歷史悠久的松濤文學社、楹聯詩社,乃至小有名氣的“凝神樂坊”,他們看起來似乎沒有多少聯系,實則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簽——瀘州高中學生社團組織。
這些年來,在瀘州高中的校園里,始終活躍著大大小小各色學生社團數十個,每一屆的學生社員更是不計其數。在強調學習與綜合實踐能力并重的當今,瀘州高中通過大力開展第二課堂,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特長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社團的作用功不可沒。
多彩活動 校園更開放
瀘高德育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瀘州高中的學生社團分為校級社團和個人社團兩大類,學校主抓校級社團,并以此帶動學生發展個人社團。而個人社團都由學生們自主管理,并特邀一名老師“駐團”,予以指導、監督、服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特長發展”的目標,逐漸形成了開放的校園文化氛圍。
因為有了自己的社團組織,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就有了“歸宿”。通過社團活動,他們不僅學到了書本之外的更多知識,增長了才干,愉悅了心情,更通過學習這個大舞臺展示了自己的青春風采。因此,在瀘州高中,異彩紛呈的各色社團,成為一道道妝點校園的靚麗風景線。
該校德育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瀘州高中要在這一輪改革洪流中不斷發展前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更好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和諧發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為學校營造了開放、活躍的文化氛圍,有益于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底子。
共建“樂園” 青春夢飛翔
目前,瀘高學生社團的人數達到了在校生的90%以上。其中,像松濤文學社、詩詞楹聯分會、凝神樂坊等規模較大的社團更是廣受學生們的“追捧”,參與人數最多。
每逢下午放學后,瀘州高中就會充分利用課間活動積極為學生們的社團活動創設環境,并逐步形成了一種運行機制。每次開展活動前,各社團要提前向德育處上報活動方案、安全預案,而學校在批準后將提供活動場地,幫著學生社團進行組織、協調等。這樣,基本上保證了學生社團“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每周一至周五,瀘高都有輪番開展各種社團活動,校園里時時活躍著躍動的青春身影。
去年,瀘高科協會就組織了多次科技創新活動,如紙質橋梁承重比賽、紙飛機比賽、航模比賽、緩沖裝置比賽等,吸引了大批學生參加。通過活動,教會了同學們充分利用所學的物理、化學等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真是寓教于樂,其樂無窮。
由于各社團活動輪流開展,每次都能吸引大批學生參加、觀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課外活動,挖掘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潛力,有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進而活躍了學校的校園文化。同時,同學們從社團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樂園”,真正培養了學生自立、自主、自律、自信的品質。
第二課堂 發展助推力
據介紹,瀘高學生社團作為一個第二課堂,其特色在于它是一種主動的、自發的學生行為。因為是學生發起并組織的,所以同學們的積極性高、參與面廣,這對學校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凡是到過瀘州高中參觀的人,大多能對該校一些知名學生社團記憶猶新:松濤文學社、詩社楹聯分會、凝神樂坊、擺渡話劇社、提達米蘇藝術公社、幻影動漫社、機器人俱樂部等。這一個個社團之所以聲名鵲起,都因為他們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比如:曾考入北大,后留學美國,考取了聯合國公務員資格的謝文娟;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劉禹婷;憑借古體詩《永遠的譚嗣同》獲得2005年高考滿分作文的唐漢霖,以及2006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凝神樂坊隊長周以力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校的科技創新教育全省有名,多次奪得省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被評為省科技示范校。優秀畢業生范敏有發明近百項,被授予全國優秀特長生的稱號,受到中央電視臺專訪。先世君同學獲發明比賽全國一等獎,在頒獎大會上與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同臺發言。詩詞教育有著鮮明特色。瀘高在一年一度的市“屈原魂”詩詞大賽上是公認的領軍學校,學生的詩詞作品多次在全國著名刊物發表;松濤文學社每年組織講座、采風及征文、辯論、演講、朗誦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年都有100多人次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作品,并有近20人次在各種征文中獲獎。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瀘州學子增長了才智,鍛煉了能力,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出類拔萃,為他們走進高校和社會繼續發展提供了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