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年~2010年)
(1996年12月10日國家環境保護局、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
(一)編制行動綱要的目的和意義
。保蔽覈且粋發展中國家,目前正處在迅速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階段。由于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強度不斷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技術、管理水平比較落后,污染物的產生量不斷增加。從總體上講,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發展,并急劇地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成為人民群眾日益關注的重要問題。未來1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國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關鍵時期。
。保病∥覈磥恚保的甑沫h境保護目標是:到200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環境法規體系,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建成若干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示范城市和示范地區;到2010年,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較好貫徹,環境管理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改變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城鄉環境質量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建成一批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和地區。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深入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廣泛動員公眾參加。
。保场…h境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環境保護工作起著先導、基礎、推進和監督作用。環境意識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正是為了增強全民族的環境意識。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高低,對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九五”期間和2010年的環境保護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保础。罚澳甏詠恚覈_展了普遍的環境宣傳教育,公眾對環境和環境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環境意識調查的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公眾的環境意識還比較低,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環境意識存在著明顯差異。進一步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仍是當前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保怠【幹啤度珖h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簡稱《行動綱要》)是為了貫徹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搞好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環保意識”戰略任務、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落實《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所采取的重大舉措。
(二)編制行動綱要的主要依據和原則
。保丁【幹啤缎袆泳V要》要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全國教育事業“九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等。
1.7 編制《行動綱要》的基本原則是:突出重點、講究實效、部門配合、公眾參與、分期實施、滾動發展。
<SPAN style="LINE-HEIGHT: 120%; FONT-FAMILY: 宋體;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